大溪木業博物館嫁妝家具特展
※圖僅為示意
「大囍之日嫁妝家具特展」11月25日於桃園大溪木藝館展出。展覽以嫁妝家具為主,復原日據後期至戰後初期的傳統新娘房,並彙集了木製博物館的藏品。他特意從大溪居民和木器屋借來定做的嫁妝家具和新創家具,用於展覽。共展出30餘件作品,讓觀眾走進時光隧道,充分領略工藝美學在時間長河中的特色演變。
本次展覽匯集了晚清、日治、戰後至近代的30多件作品。大溪老街牌樓外立面除了經典的漢式、木鑲琉璃,融入山牆造型外,展示了漢、和、日據時期的作品,夾雜著中外裝飾詞彙,以及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在大溪流行的 Nami(意為波浪)風格。家具立面呈現出大大小小的波浪曲線的韻律。
據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介紹,早年娶媳婦或女兒時,父母雙方都會為孩子準備一套全新的家具“添妝”,也為戰後大溪嫁妝家具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。展品中有大溪木匠先祖陳烏碖、林先文等人的作品,也有新創作。隨處可見陪嫁家具在今昔更迭下千姿百態、千姿百態。嫁妝家具的生活感和美感。
木製博物館還特意與當地居民協商,借用並展出了家族傳承的6件嫁妝家具。其中一張梳妝台來自百年老字號中藥店“再生堂”。簡曉雲是1920、1930年代為兒媳訂製的,做工精緻。
文化局指出,木業博物館修復了歷史建築大溪公會堂,並將其開闢為“木業家具博物館”,為大溪木業發揮了交流平台的作用。公眾可以在展會現場的互動區留下對家具的各種想像。現場還有多項木製工藝教育推廣活動,將各種嫁妝家具的木工工藝和文化寓意融入體驗課程。